欢迎进入中小企业服务网

0871-63538815

0871-63538815

首页/投资融资/从腾讯、阿里相继入股中金浅谈“企业金融化”

从腾讯、阿里相继入股中金浅谈“企业金融化”

来源:财经郎眼Daily作者:时间:2019-02-21

产融结合无疑是一条企业集团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但关键时刻要“产”还是“融”?


 
       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透露,已于近日完成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金公司”)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约2.03亿股,占其港股的11.74%和总已发行股份的4.84%。入股后,双方将在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深度合作。
 



       这是继2017年9月腾讯之后又一入股中金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阿里对券商这一领域的兴趣可以追溯至2015年,先是蚂蚁金服在微博上表示与德邦证券已达成资本层面合作,正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批,后又有马云和虞锋共同成立云锋基金,希望通过云锋基金持有的香港金融证券牌照申请内地牌照,可惜天不遂人愿,两项计划都没能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
 
       直到2018年8月成功入股华泰证券,才终于在券商领域有了一席之地。而此次阿里入股中金公司,除了作为阿里在券商领域布局的补充之外,可能还有其它考量。
 



       众所周和,中金公司是我国国务院特批的第一家合资投行,曾经主导大量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王岐山、周小川、朱云来、方风雷等多位在中国经济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都曾在此工作。因此,中金公司所拥有的政府背景是普通券商无法相比的,这也是腾讯、阿里争相入局的原因。


       无独有偶,每一条关于阿里的“大”新闻曝出后的日子,一定会看到腾讯的消息。2月20日,腾讯“二号人物”刘炽平在IF大会上表示“投资是腾讯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2019年腾讯的投资规模不会收缩。”同时他还公布了腾讯过去11年来的投资成绩单“总计投资700家企业,其中63家已经上市,122家成为市值/价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
 



       如果腾讯是一家投行,这样的成绩绝对可以令同行“记恨”,而腾讯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成绩已不是一个“好”字就足够形容的了。
 
       有媒体统计,从2013年第4季度到2018年第4季度,腾讯在资产规模从359亿扩张到6909亿的同时,也创造了3500亿经营性现金流入,然而对外投资总额却高达3000亿。也就是说,腾讯将经营性现金流入的80%以上用于投资,而自身业务经营却使用财务杠杆,也就是负债扩张。
 
       腾讯这3000亿的投资版图涵盖了包括特斯拉、滴滴在内的汽车交通,包括华谊兄弟、快手在内的文化娱乐,包括拼多多、京东的电子商务,包括自如、万达商业在内的房产服务,以及企业服务、本地生活、旅游、赢家、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几乎所有的关键领域。
 



       也就是说,腾讯通过投资获取在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同时通过自身“巨大流量池”增强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赋能的同时扩大自身业务边界,最终实现了市值十倍的增长。
 
       反观阿里,则走在另一条路上。在2018年互联网企业扎堆上市潮中,仅有宝宝树一家阿里的被投公司在等待上市。看看数据,其实阿里的对外投资并不少,2017年,阿里对外投资接近900亿,2018年前7个月对外投资就超过1200亿。
 



       然而,与腾讯鲜少产生并购不同,阿里在2018年的55起投资中有6起并购,2017年的57起投资中也有7起并购,连续两年并购率均超过10%。与此同时,阿里的独立投资、领投比例也较高,更是很少以少量资金跟投的方式进入一个项目,也因此,阿里被业内贴上了“强势”的标签。
 
       在强势标签下隐藏的是阿里作为“棋手”对全局的战略考量。所有的投资都侧重于加强阿里的生态系统、创造战略协同效应,并提高公司整体价值。换句话说,阿里希望的是付出资金,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给自身赋能。
 



       当前时代下,企业正面临两大深刻变化:一是中国社会的赚钱模式已经开始切换,即从快钱到慢钱;二是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地位的转变,因此所有企业都面临变局。全球资产配置、战略并购重组、保守型的投资理财都成为了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选择。
 
       从经典市场经济的自然逻辑来看,金融化是市场经济的归宿,硅谷金融化,企业不靠经营利润赚钱,而是通过风投的“资本定价霸权”,然后股东和投行一起“创造市值”,估值增长后再转手套现来赚钱,就是这一自然逻辑的产物。


       目前的中国互联网界、乃至整个实体经济界似乎都有这种趋势,仅以腾讯、阿里为例,近两年关于腾讯与阿里的新闻,除了它们的业绩报告外,几乎都与“金融”二字有关。
 



       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边界,一旦金融化过度,对内会导致本公司主营业务的“挤出效应”,如1000万投入资本市场一年收益率8%,而投入企业自身研发收益率可能前两年都为0,如果公司仍能坚持以产品和技术进步为核心,则会选择远期效益更好地投入研发,但金融化过度的情况下,则可能只图近利。


       当然,在企业实际决策中情况远比A或B复杂,也并没有一目了然的长远收益,更多的时候企业的优先级仍是“活下去”,但我们不可否认,“金融化”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资源争抢,并对公司原本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对外可能造成资本“劫持”下的不正当竞争,影响整个行业的不健康发展。A公司原创开发一款游戏,刚刚发布就被财大气粗的B公司抄袭,由于B公司在资本加持宣传能力更强,最终原创的A公司反而落寞离场。
 



       产融结合无疑是一条企业集团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但平衡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想要走得快可以通过金融的路子,这就是“融”,而想要走得长远则需要沉下来,发展核心业务,这就是“产”。






云南中小企业服务网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关兴路217号官渡区电商产业园413-416室

电话:0871-63538815

传真:0871-63538815

邮箱:13320505698@163.com

云南中小企业服务网

云南中小企业服务网 ©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入口 技术支持:翼通云